继去年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全省前列之后,今年全市经济发展强势开局,前两个月,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继续飘红:全市全部财政收入完成64.7亿元,同比增长22.9%,增速位居全省第一;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9亿元,增长11.4%,增速位居全省第二;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36.9亿元,增长7.3%,增速全省第一;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1.7亿元,增长17%,增速全省第三。
经济发展新常态下,面对河北沿海地区发展和京津冀协同发展两大国家战略机遇,我市从去年开始全力推进“五城建设”,打造科学发展、绿色崛起的“升级版”,“经济动车”持续平稳快速运行。
增势明显,多项指标跻身全省第一梯队
2014年,沧州经济一路高歌猛进: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133.38亿元,总量居全省第三位,进入全省第一梯队;固定资产投资2728.9亿元,增长19.1%;全部财政收入居全省第三位;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89.7亿元,增长10.1%;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02.8亿元,增长9.2%,增速居全省第一位。
从去年到现在,各项指标的全线“飘红”,得益于河北沿海地区发展和京津冀协同发展两大国家战略下,我市紧紧抓住大项目、好项目不放手,深入实施重点项目领导分包责任制和“4+2”观摩考评机制,使一大批优质项目加速落地,一批重大战略支撑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,众多骨干企业强势崛起,为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2014年,全市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216个,竣工投产212个;新增“四上”企业516家,居全省第一。北京现代第四工厂项目已具备开工条件,北京生物医药产业转移基地签约落地,北汽集团将在黄骅建设50万辆微车产业基地,华北石化千万吨炼油升级改造项目进展顺利……
招商引资不断深入,也为我市经济实现快速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。我市坚持内外并举、量质并重,以大活动推动为主,综合运用多种招商方式,不断提升招商的精准性、针对性和实效性。去年以来,通过参加518廊坊经洽会、98厦门投洽会、深圳高交会等重点活动,先后派出20个小团组110多人次,与国内外200多家企业进行对接洽谈,合计签约外资项目22个,总投资23.35亿美元;内资项目27个,总投资428.2亿元;推进在谈外资项目51个,总投资140.13亿元。
结构趋优,三次产业加速调整升级
从2013年的10.4:52.3:37.3到2014年的10.1:51.9:38,我市三次产业比重的变化,反映出创新驱动下,各主导产业加速发展带来的深刻变革。通过不断转方式、调结构,全市产业结构在持续做大的增量推动下悄然“洗牌”。
工业经济实现提质增效。扎实推进技术改造和百强培育工程,190个亿元以上技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32.9亿元,百强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和税金占全市规上工业的比重达到46.8%和76%。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3家、科技型中小企业1680家,总数分别达到111家和2500家,高新技术企业完成增加值230亿元,增长15%。工业园区建设成效突出,省级以上开发区主营业务收入、工业增加值、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指标增幅均超过20%。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开发区达到17个,其中,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超过500亿元,任丘开发区突破1000亿元。
农业农村稳定发展。在继续保持粮食丰产的同时,全力推进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稳步实施,推广示范面积60万亩,增产1亿斤;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,献县千隆150万头生猪屠宰加工、中捷犇放牧业5万头奶牛养殖等一批大型现代农业项目建成投产,新增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5家,总数达到59家,产业化经营率达到58.7%;全面推动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,全年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3636家,总数达到8631家。
现代服务业方兴未艾。一批大项目不断加快产业的膨胀步伐。去年以来,我市着力推进商贸服务业拓展升级,明珠商贸城、义乌小商品城、荣盛购物广场建成运营;华信现代农业物流配送中心、沃尔玛购物中心扎实推进;北京路18个企业总部主体封顶,张家口银行、华夏人寿保险等5家银行和保险公司落户沧州;我市连续两年跻身福布斯中文版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百强。
“三大板块”壮大,助推经济跨越式发展